二十年前,冯友兰在回忆清华大学往事时,曾对"教授治校”的民主管理体制予以很高评价,与此同时他又不无遗憾地说:"当时教授会经常讨论而始终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,是大学教育的目的问题。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哪一种人才呢?是通才呢?还是专业人才呢?如果是通才,那就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求学生们都学一点关于政治、文化、历史、社会,总名之曰人文科学。如果是专业人才,那就不必要有这样的要求了。这个分歧,用一种比较尖锐的提法,就是说,大学教育应该是培养‘人’,还是制造‘机器’。这两种主张,屡次会议都未能解决。后来,折中为大学一、二年级,以‘通才’为主,三、四年级以专业为主。”(《三松堂全集》第一卷318至319页,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)
究竟是培养"人”,还是制造"机器”,这不仅是清华大学,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教育始终没有解决的一个大问题。这个问题不解决,国人就会继续丧失思考和创造的能力,甚至沦为会说话的工具,任人驱使的奴隶;而所谓中国在21世纪将会如何如何,不是痴人说梦,就是鬼话骗人。好在近年来国人开始对1952年院系调整开始有所反思,清华大学也正在改变单纯工科大学的形象,但是我们对通才教育的认识,还远远没有达到前辈学者的水平;再加上整个社会长期被金钱第一、专家至上、高速发展等急功近利的观念所困挠,就使"人”的培养大受影响,"机器”的制造仍在进行。为此,回顾一下当年清华大学教授们在通才教育上的意见,应该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。一、梅贻琦如是说
说到清华大学的通才教育,梅贻琦是最有力的倡导者。梅先生字月涵,1889年生于天津。他早年就读于南开中学的前身"严氏家塾”和敬业学堂,20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取第一期庚款留学生,赴美国专攻电机工程。学成后返回清华任教,并担任教务长、校长多年,直到1948年年底才被迫离开北平。
俗话说"卖什么的吆喝什么”
...
Read more »